公司新闻

首页 资讯中心 公司新闻 被耶鲁大学称为“新一代乔布斯”的中国16岁数据科学玩家,是怎样炼成的?

被耶鲁大学称为“新一代乔布斯”的中国16岁数据科学玩家,是怎样炼成的?

1143    2022-03-01 15:15:10    人物

26336_k1mm_7858.png

他是谢春阳

小学:南师大附属小学

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

高一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附中交换半年

高二入选中科协的“中学生英才计划”

阿里巴巴天池数据科学竞赛最年轻的获奖者

2016年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目前就读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双专业

26329_gl8s_5232.jpg

他4岁开始编程

小学就能独立编写FLASH、C++和网页程序了

谢春阳的爸爸是一个对科技特别感兴趣的人,从事过通讯行业工作,也投资了一些初创的科技公司。凡是在科技上他对什么新鲜的东西感兴趣,父母都会给他买来体验(3D打印机,航拍无人机,Apple Watch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下,他能够不考虑结果,纯粹从兴趣出发,全心投入到感兴趣的事业当中。正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谢春阳从小就成了科技迷。 

4岁时,谢春阳就显露出不凡的计算机天赋。那天,父亲在家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虽然是基础的excel表格,但运算项目实在太多,正当他对一个关键函数迟疑不决时,突然听到儿子稚嫩的声音:“爸爸,要算出结果就要用到IF函数判断真假,或者用ABS函数直接求出绝对值。”

这样的回答让父亲惊喜万分:儿子一岁多时就经常静静地待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他操作电脑。如今看来,小家伙不只是纯粹地看图像的变化,已经有意识地在熟悉公式和实践步骤了。父亲采用了谢春阳的建议,这让他更加来劲,每当父亲工作,他总要围观,时不时提出各种运用技术类问题,每次,父亲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给他讲解,并有意识地带儿子涉足更多的科技类领域,逛科技论坛、看科学视频、手把手带儿子学习操作软件成了谢爸爸每天必做的事。短短一年时间,春阳进步很大,5岁的他已经能够准确识别多个程序,将操作步骤和编程技巧烂熟于心。

又过了一年,谢春阳进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后,能读书识字了,谢爸爸觉得“师傅领进门”的阶段可以宣告结束,该自学了。“春阳,电脑技术的世界还有更多未知等你独自挑战。”他对儿子说。

26330_ghnr_8912.jpg

父亲的放手似乎是谢春阳盼望已久的事,他像出笼的鸟,直扑21世纪初网络世界最火的Falsh动画领域。当了一阵“闪客”之后,他很快觉得用网络上的模板不过瘾,决定自己设计,但之前学新程序父亲都会先教一遍,如今变自学,遇到了不少难题,由于识字有限,他一边查字典一边磕磕绊绊地疏通那些不懂的词句,很是辛苦。

面对自学的困难,春阳也找到了窍门,干脆换过来,先操作,遇到问题再去查资料,看问题出在哪里。这一试果然有效,小学三年级时,他已经能熟练地用Adobe Falsh软件设计短片、导航条、广告等很多作品,最让他得意的是一款在学校风靡一时的Falsh小游戏,只要输入两个人的名字,就会生成两个小人开始相互战斗。

熟练掌握Falsh技术后,谢春阳信心十足地开始研究C++语言,把C++编程用到学习中。比如他在学习体积知识的时候,就编一个程序,只需输入半径、高度的数据,就可以轻松得出圆柱体体积的答案来。

从此,小家伙对C++更加痴迷,他对密码程序产生了兴趣,他要设计出一套让爸爸都打不开的密码。儿子鼓捣了几个月后,谢爸爸终于在电脑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文件夹。要打开,却跳出输入密码的窗口,这不是系统自带的。他很快意识到,这个文字加密程序比电脑和手机自带的密保复杂多了,嵌合了多层程序语言,要解码,演算过程足以写满整整一页纸。“儿子,你确实很有天赋,我服你了。”他忍不住赞叹。

26330_ezkw_9806.jpg

他6年都在南外

喜欢阅读、爱好广泛,高一去美国交换了半年

谢春阳喜欢编程,也喜欢骑车、打网球和登山等运动;他酷爱摄影、旅行,也喜欢读历史、心理和哲学类书籍。 

2014年1月,谢春阳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附中(一所大学预备学校)交换了一个学期。当耶鲁大学的许多国际学生为入学后能否适应担心时,谢春阳非常自信,这要感谢他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附中就读的一个学期。特别是英语老师Jennifer Carroll开设的新生英语课,为去耶鲁大学学习提前做好了准备。 

“在我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相当安静,很有洞察力,我希望他在上课时能多分享一些。”英语老师Carroll对谢春阳印象很深刻。“他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两本书的收获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显然,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不容易,而非母语的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更是一个挑战,但是他的理解总是非常清晰、非常准确,他总是很努力地从这些书中获得更多收益。” 

“阅读占了我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的大多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阅读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词汇量也逐步增大,这对于我后面的标准化考试、耶鲁学习,或英文文章和书籍阅读,都带来了巨大帮助” 谢春阳说。“听到这一消息真是太好了。很高兴得知学生们继续对文学保持兴趣,并希望他们去阅读我读过的一些好书,继续拓宽视野,因为高中四年不会涵盖所有内容。”英语老师Carroll说。

26331_ie58_9778.jpg

一起赴美交换的三位同学

圣路易斯大学附中为谢春阳大学生活预先准备的另一个方面是“美国文化”。“国内学校比圣路易斯大学附中节奏快得多。在这里,我们非常放松、非常冷静,而且我们有很多时间做其他事情,比如看书。”谢春阳说,“我觉得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的生活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在国内学校,我不会花时间去思考一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但在圣路易斯大学附中,我每天都花一些时间停下来,想一想周围发生的一切,想一想我做错了什么。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真的很享受。” 

另外,在中国的高中,每个学生都穿着一样的校服,而在圣路易斯大学附中,谢春阳第一次穿上了卡其裤。另外,他在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看到的“预科风格”都在耶鲁大学相继出现,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的活动也给他留下了比国内高中更加难忘的记忆,因为他可以随时拿出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的年鉴。“哪怕是在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的闲聊,都可以帮助我在耶鲁大学时听懂周围人在谈论什么。”谢春阳说。

事实上,在圣路易斯大学附中的交换期间,英语和美国历史课程要求阅读大量的书本和文献,科学学科也会有不少自主探究的项目,再加上还不能完全放下国内的数理化课程,所以谢春阳的课业压力比国内国外的同学都要大。


图片图片

他16岁入选“英才计划”

最终成为天池大赛最年轻的获奖选手

“学习技术,需要知识理解到位,再就是时间的磨练。”谢春阳说,即使再有天赋,也始终离不开努力,更不能因为兴趣耽误正常的学业。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就读六年,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进入中学后,他接触到了更多大数据、工程上的活动,很自然地参与了进去,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在上面,但那是“很享受的辛苦”。 

高二时,谢春阳被老师推荐参加中科协“高中生英才计划”的选拔。全国各地最后选拔出了57名学生,再去中科协进行初试、复试和面试。选拔的题目从最简单的函数运用到稍微复杂的C++初级程序,最后是大数据的分析汇报。最后选拔出了三人,谢春阳赫然在列,他得到了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一起研究大数据和机器的机会。谢春阳说,“当时课题是在南京大学一个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的,队员中只有我一个高中生,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借助“英才计划”的平台,2015年,谢春阳参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数据科学领域赛事——阿里巴巴第二届天池大数据竞赛,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14054支队伍参与竞争,最终诞生了20多名大数据高手进行角逐。谢春阳在高手如云的大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优胜奖。这时,他才刚满16岁,成为赛场最年轻的获奖者。

“我常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因为很多数据分析的算法都是正常大学研究生学习的内容,在和研究生、博士生竞争的过程中,我就需要自学这些概念,并尝试着去运用,付出比其他参赛者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调试程序。”谢春阳说。 

“数据分析很好玩,一组数据可以得出很多结论,它带有预测的性质。”他觉得,在互联网时代,未来这方面会有快速发展,于是希望有个机会能上手做些实际的项目。“一开始没想到会进入决赛拿到名次,就希望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机会可以练练手。分析余额宝资金流入流出,预测它在未来某天有多少人存入、取出,阿里可以优化库存资金,最大化它的利润。”谢春阳说。

26331_nvsp_1559.jpg

他被称为“新一代的乔布斯”

到耶鲁大学探索更加精彩的人生

说起能够被耶鲁大学录取,谢春阳心中有苦也有甜。“为准备标准化考试,半个月内要记下3500个单词,平均一天200多个,经常熬夜到下半夜。”谈起成就感,谢春阳微笑地说,还是要感谢南外给了自己这么好的平台。

26332_jjq1_7334.jpg

现在,很多孩子会拼奥数,拼英语新课标等级考试,这些,谢春阳都没有参加。“不要跟风,不要跟风,不要跟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谢春阳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追随自己的兴趣,然后坚持下去,发展到极致就能见到奇迹。合理安排自由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谢春阳说,很多时间会觉得很辛苦,但回头看并不感觉累,因为心中始终有着奋斗的方向,并且每当学到一种新的算法、完成一个项目,都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谢春阳猜想,他使耶鲁认可的特质包括有激情(对科技有着由衷的热爱,讲到科技方面的各种都能使他立刻兴奋起来,侃侃而谈);钻研和探究精神(在大数据项目中,不畏更有经验的参赛者,把自己的算法尽力优化到最好);全面发展(虽然主要学习的是理科,但对哲学、语言等文科也有着充分的兴趣)。“另外,还有领导力方面的因素。在班上,我的外号是‘老板’。”作为班长,谢春阳平时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参加得也比较积极,就连不是自己组织的,他也会全情投入。

26332_q43q_8665.jpg

在耶鲁大学,谢春阳选择的是计算机科学和哲学双专业,除了计算机课程,还选修了许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包括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在大学期间,谢春阳也是一个对一切未知的领域都有兴趣,也一直精力充沛的人。

进入耶鲁大学后,为了“探索不同的事物”,谢春阳还投入了许多精力参与课外活动,并努力保持课业与活动平衡。他参加过从咨询和商业发展,到俄罗斯合唱团,再到中美研究等十多个社团,还在校射击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甚至还加入了一个基督教学生团体。

26333_u5z1_5377.png

他目标坚定、精力充沛

始终能坚持原则、精准定位、注重平衡

初次接触谢春阳,第一感觉就是大方、阳光、善于交流。他在学业上广泛涉猎,并希望通过社团、实习等经历全面提升自己的演讲、管理和领导力,待学业有成后能自主创业,成为“新一代乔布斯”。 

谢春阳说:“从一个角度说,大学是尝试新事物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同时,这么多的机会向自己涌来的时候,抓住机会、去尝试新事物也是需要勇气的。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去年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在学校的俄罗斯合唱团里。这个社团会演唱和表演俄罗斯民谣,我的朋友觉得很好玩,想让我也加入。可是,我不会俄语,也从来没在很多人面前表演过唱歌,而且加入这个社团还需要试唱,所以我当时觉得肯定不行。不过后来他反复邀请了我几次,我不好意思拒绝,就去尝试了一下,结果很意外被录取了。更意外的是,我发现我非常享受在合唱团和朋友唱歌的过程,尤其是觉得相比于作为观众去欣赏,当我是其中的一份子参与演唱的时候,我听到的和声的力量和美感是我之前从未体会过的。我非常享受在合唱团的时光,也很庆幸当时勇敢地做了这次尝试。” 

“但是,也并非所有新事物我们都要去尝试,所以我要说的第三条是,有些时候我们还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往大里说可能比较容易理解,美国文化中有一些我们认为不好的方面。其实往小处说也是如此。我举个例子,在高中的时候我一般晚上十二点睡觉,大学之后我的一些好朋友习惯凌晨两三点睡觉。所以经常在我准备睡觉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可能会约我一起弹弹吉他唱唱歌,如果我这时也想唱歌,想和他们一起玩,可能就会牺牲一些自己的睡眠。后来我发现,这样下来自己的睡眠得不到保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后来我还是每天坚持11点-12点睡觉,虽然牺牲了一些和同学相处的时间,但总体来说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在类似这样的事情上,我觉得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原则。”

26333_8ytm_5116.jpg

“说完了为什么勇气很重要,我们自然会问,应该勇敢地去做什么呢?这就要讲到第二个关键词“定位”了。定位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团体或者社会中如何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希望处于的位置,或者也就是两个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定位对于初高中到大学的转换尤其重要。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初高中我们身处的环境像是一个一维的空间。一维空间是什么?就是一根线。这根线代表着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在一个班级中,成绩排名靠前的人可能是这根线上靠前的点,排名靠后的人是这根线上靠后的点。在初高中,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和衡量标准主要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的某种程度上说相对次要。但是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了,而且也会更多地体现出来。比如有的人可能想做物理方面的研究,就专心于课业学习,也有人想学音乐,想去百老汇去唱歌,就天天练声而不太在意课程成绩。所以我说大学是一个多维的空间,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三维空间,从横向来看,你可能学习比他领先,但是从纵向来看,他可能在高度上更突出,比如在艺术方面比你更优秀。” 

“当我们是一条线上的一个点,寻找自己的位置和追求相对简单,因为位置很明确,可以用成绩来量化,追求也只要一直往前就可以了。但是在多维空间中就不一样了,比如努力的方向是向前走还是往上走,完全基于个人的定位和追求,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或者从更大的角度来说,要想清楚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自己想要什么。比如如果一个人学习计算机专业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计算机,而是因为看到其他人都学习了计算机,到最后发现自己完全不喜欢,这个职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我觉得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找到自己舒服的定位非常重要,找到自己定位之后也自然就明白了自己的追求,以及在具体的事情上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这是对于大学乃至以后的人生是比较重要的东西。”

26334_rwfe_3825.jpg

“在我们拥有了勇气,也找到了自己主要追求的事物之后,可能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不止一样,不知道如何选择,这时就需要第三个关键词“平衡”了。我举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大家经常讲到的大学里的“睡眠、学习和社交”。学习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是学习也是,社交也是,这三者我们都想追求,但是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可能是时间,可能是资源,我们不可能同时把这三者同时完全拥有。有人说这三者只能选其二,但是我觉得这三者中完全丢掉任何一件都不合适,也许我们应该这三者都选三分之二。实际的生活肯定不止这三件重要的事情,但我们需要平衡的道理是一样的。具体来讲,我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每一件追求都要有限度。我们古语有云物极必反,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有“The Golden Mean”的概念,意思都是追求一件事情过度了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缺乏勇敢是懦弱,但勇敢太多就变成了莽撞,或者说学习太少可能会缺乏知识,但学得太多又会变成书呆子。在我们追求一样东西的时候,需要注意把握这个限度。第二点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也不要忽视其他重要的东西。比如说为了一门考试或者一次作业而熬夜通宵,虽然可能成绩能获得一点提高,但同时也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综合来看不一定是值得的。所以我觉得也要注意我们正在追求的东西和其他事情的平衡。”

26334_rq4s_8134.jpg

“总结来说,在大学生活中甚至以后,我认为首先要有勇气去适应新的环境,勇敢尝试新的事物,同时勇敢地坚持我们自己的原则。决定我们带着勇气去做什么的,是我们的定位。这个定位包括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以后我们要到达的位置。当我们知道我们想要到达的位置时,我们就有了追求,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而最后,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把握我们追求的事物和其他重要事物的平衡。”

26335_e5nl_5322.jpg

他掌握的能力

Data Analysis,Java,C,Python,C++

Public Speaking,Leadership,Research,Management 

他参加的社团

President,Yale Pistol Team (2018-2019)

President,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Yale (2018-2019) 

他参加的工作

2017年5-8月,蔡崇信耶鲁创意思维中心,Summer Fellow

2018年6-8月,彭博资讯,Software Engineering Intern

2019年6-8月,摩根大通,Summer Analyst

2019年9-11月,真格基金,Markets Intern

2020年5月至今,摩根大通,Incoming Summer Analyst